統計數據顯示,腹主動脈瘤破裂時,大約只有半成患者抵達醫院時還有生命跡象,但接受急救後,這半成人裡面就只有一半患者能夠撐過手術保住性命。
主動脈瘤確實隨時會致命,但這種病症偏偏卻沒有明顯徵兆。有心血管外科醫生表示,由於主動脈位於人體深處,觸不到又看不見,所以不少病患在主動脈瘤破裂前並沒有任何感到不適,只有少部分的患者出現症狀,但他們通常是因為主動脈瘤大幅膨脹而擠壓到附近的器官和神經線。在某些情況下,胸主動脈瘤會壓迫到返喉神經,這樣就會破壞聲帶的功能,導致病患的聲線變得沙啞。然而,一般人通常不會覺得聲線沙啞與主動脈瘤有關,所以對於這種身體上的變化沒有任何防備。
醫生評估過主動脈瘤破裂的風險後,就會建議風險較高人士做手術,從而預防主動脈瘤破裂。傳統的方法是開放式手術,需要患者全身麻醉。進行手術時,醫生會解剖患者的腹腔,再將腹主動脈瘤切掉,最後接駁人工血管。心血管專家表示,血管腔內覆膜支架置放手術』近十五至二十年越來越普及,皆因這種微創手術相對安全,也能達到長期持久的治療效果。
專科醫生解釋,這種手術的做法是在兩側腹股溝開刀,經由股動脈將主動脈支架放進腹主動脈。接著,醫生會採用 X 光瞄準位置,將主動脈支架完全放下。這樣的話,血液便會在主動脈支架內流動,並不會再接觸到主動脈瘤。手術後,患者的腹股溝只會留下很細微的傷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