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老鼠樂園」科學實驗告訴你:原來毒品成癮的真正原因是?

人們對毒品的認知向來是邪惡的,一旦吸食,彷彿就走上了不歸路,難以單憑一己之力輕易戒斷,只會泥足深陷,陷入成癮的泥沼。不過,你也許不知道,早在 1970 年代,就已經有一位科學家進行過有關毒品成癮的實驗,結果驚人地顯示,成癮的原因未必來自毒品成分本身。

 

在 70 年代末,溫哥華西門菲莎大學心理學教授亞歷山大(Bruce K. Alexander)因質疑當時一些關於成癮作用的研究,進行了一個名為「老鼠樂園」的實驗。他把老鼠分別關在兩個同時放有清水與毒水的空籠子,部份老鼠單獨居住,另一部分就住在「老鼠樂園」——集體居住,有充足芝士、玩具小球和交配空間。實驗結果發現「老鼠樂園」的住客飲用混入海洛英的毒水份量,顯著少於單獨囚禁的老鼠。同時,原本單獨居住並對毒水成癮的老鼠,移到「老鼠樂園」後竟完全戒除。

 

實驗告訴我們,也許毒品含有使人成癮的成分,但是真正關鍵的因素是環境與人際關係,同時,年齡、基因、心理因素均會增加成癮風險。社會常在討論預防青年濫藥問題,但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吸毒背後的元因,比起怪責成癮的人,我們更需要的是關注整個社會,從源頭預防精神問題

Related Posts